avatar

大兜

右手寫程式,左手寫音樂

活的痛快點

社會上不乏有人抱怨時間過得飛快,然而時間是公平的,真正導致這種感覺的元兇只有一個:一成不變的生活型態。

時間感決定於有多少活著的感覺,而活著的感覺就是記憶。我們不會因為身體成長了三十年,就自動有活了三十年的感覺,而是有三十年的記憶。所以對生活一成不變的人來說,若他今天、昨天、每一天都過得一樣,自然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同理對每天都不一樣的人來說,每天有值得記憶的事,他活著的感覺會比前者深刻的多。

從小台灣人已經很擅長一成不變的生活,自小學開始白天上課、夜晚補習的生活,十二年來飽受充足的奴性培訓(請看清楚,不是性培訓),面對毫無變化的生活可說是非常的適應,即便到了大學,社團、朋友多了、認識的人也多了,卻也安於校園而走不出學校。出了社會後更是一成不變的上班生活。然而環境本善變,安於現狀豈不無異於逆天行事?

此外也有出社會後就開始抱怨沒有社交圈的人,但筆者認為這不是環境問題。從小我們認識的朋友多來自校園,校園以社團、系隊、校隊還有各種活動等五花八門的環境,讓我們可以輕易參與喜歡的社交圈,不用費心尋找。但一位與真實社會隔絕十幾年的人,一出社會就面臨沒有為他準備各樣社交圈的環境,亦不難理解何有如此埋怨。

長大的過程中從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在校外認識社會的人事物,甚至是與陌生人交朋友。然而校園本是社會縮影,是真實社會的子集合,若出了社會就覺得社交圈變小,這也無異於本末倒置不是?

筆者並不敢自稱多懂生活,但活了二十年多少有些心得,最後集結成一些戒律用於每天督促自己,此文除紀錄之餘,也想與各位分享。在那之前想先分享一段美國自白派詩人的話,因為她的這段引述,與我等等要闡述的生活觀不謀而合。

I can never read all the books I want. I can never be all the people I want and live all the lives I want. I can never train myself in all the skills I want. And why do I want? I want to live and feel all the shades, tones and variations of mental and physical experience possible in life. And I am horribly limited. by Sylvia Plath

保持好奇心

  1. 對世界充滿好奇心

    還記得小時候會因為沒有看過長頸鹿而吵著要去動物園看嗎?就是這個心情。但是長頸鹿只是這個世界的一小小部份而已,世界之大而人一生所能及有限,明知如此人往往卻在逐漸長大之後,對於這世界的萬事萬物已不能像當初吵著去動物園一賭持長頸鹿的心情一樣,充滿好奇與興奮。

    沒溜過冰難道不會想嘗試嗎?沒有碰過萬里長城的石磚,也不會想摸摸看嗎?筆者覺得難得來這一趟,如果不好好玩一玩再回去,學個樂器、做個裝置藝術、參加遊行、玩個快閃、極限運動、徒步旅行等等,否則豈不浪費這一張人生的入場券(玩世哲學)。

    所以要保持好奇心,這是我們出生不久就擁有探索世界的超能力,只是長大往往容易弄丟了,不妨趁現在有發現,趕快撿回來吧!

  2. 對人充滿好奇心

    世界上有六十億人口,若終其一生社交圈僅來自校園與工作場合,是極其可惜的事。我們對事情的認知、看法與決策,除了書以外,一大部分左右於你我周遭的人。人善群聚而物以類聚,加上人又安於現狀,若沒刻意進入新環境,想法遲早被鎖在一個圈裡卻不自知,屆時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周遭人不會差很多。

    舉例以一身為前三志願的大學生,對一件事也許會詢問同學看法,但因彼此太相似:讀同一個科系、同一個學校、受過的教育差不多、多是第一志願高中畢業、多來自前 10% 的家庭。此時我往往會自問,難道就不會想知道別的科系、校園外、抑或別的國家的人的看法嗎?

    因而我喜歡認識人,所以盡其所能的去認識新朋友,從勞工到律師、從澎湖到花蓮、從土耳其到墨西哥的筆友。而這也讓我喜歡旅行,一趟旅行能認識的人可多了,如果認識了十個人,就能聽到十個不同的故事、背景、想法。有些人甚至還不知道名字(例如坐搭火車時坐在你旁邊的人),但正因為彼此人脈幾乎沒有交集,反而什麼真心話都敢講出來(列車上的女孩)。

    聽故事很有趣。試想一下我們走在路上,每一個擦肩過的人都有想去的地方和正要做的事情,我們統統不知道,直到只要搭上第一句話,那感覺很妙。

    真的,我們跟陌生人的距離,只有一句話。如果可能的話,真想知道一個認識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的人,他那看世界的角度會是怎麼樣。

  3. 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莊子

    這句話聽到快膩了,意思是說:人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那既然失敗為什麼還要不停追求?八股的答案很多:「除了充實自己又可以……(略)……能夠拓展視野……(略)……知識無價……(略)」

    談論上面太無聊了,不如說說我不停止學習的理由是因為

    爽,太爽了

    因為學會新技能的爽度就跟你養的皮卡丘終於學會十萬福特一樣很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每個人生來就會去追求的東西,而學習正是能夠有效保持此感覺的行為,再說誰不喜歡成就感呢?

    不妨試著學一些新東西,或為世界留下什麼痕跡,即便結果沒有成功,過程帶來的成長也一樣無價。

每天試著完成一件特別的事

何不突然打電話給自己最討厭的人(抑或最討厭自己的人),好奇過會發生什麼事嗎?大多人大概認為這種事情很無聊,但是我認為正好相反:不做這些事情反而才覺得無聊。

如果你的生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正正經經的,那也太無趣,多一點無理頭和驚喜,生活才有色彩。也許「突然」租個布偶裝嚇嚇讓每個回家的人;也許「突然」死背一段法文、西班牙文等五六國的會話並在公車假裝接手機看看乘客的表情;也許「突然」打電話給最討厭自己的人看他有什麼反應。

我們周遭一定不乏有幾個就是這樣生活的人,他們總是可以想到很多鬼點子去付諸行動,而在待在他們身邊總是有聽不完的有趣故事。

正因為我們生活中可以做的遠比我們想到的還要多太多,多到計畫每個明天都會覺得時間不夠,身在如此自由的環境,如果還抱怨生活無聊,那聽起來是相當滑稽的事。何不做點什麼不一樣的,幫自己也幫別人寫下難忘的故事?不可預測的未來才是最吸引人的,而不可預測的未來自不可預測的行為。

開始寫下自己的故事吧

  1. 寫下人生

    「寫」未必就是寫在紙上,我們每天都在人生的書頁上「寫」自己的故事,是故有人比喻人生彷彿在寫作一樣:給一些設定(家庭背景、出生年月等),然後我們根據這些設定自由的揮灑自己的人生故事。只是每個人文筆大不同,雖給予了自由的文體又不限風格,仍有人會寫得老八股、平凡而單調;有的卻能高潮迭起、多采多姿。

    人會被故事所吸引,而人的魅力終究來自他是不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的外表、才氣反而其次。不禁試問自己是個有故事的人嗎?給予十分鐘的自我介紹,是否也能說出與眾不同的故事?

  2. 寫下夢境

    有一說是人做夢的世界才是現實,而現實則是相對另一個世界的夢中世界。人長壽與否不在壽命,而是活著的感覺。如果你每天做的夢都能記得,就意謂著你比別人多活了 1.5 倍甚至更長的壽命,這聽起來很酷吧?

    我喜歡紀錄自己的夢,夢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感覺就像在紀錄自己的生活一樣,況且夢通常是比現實更有意思卻又更容易遺忘事,不馬上寫下一定會忘記。

    翻山越嶺最後找到飛天麵條怪物、在機器王國發現自己也是機械人、和鏡子的自己對話……

    彷彿每個夢都是一部科幻小說,而自己是主演,這怎麼叫我不興奮。

當一個好好先生(太太)

能者多勞?也是,但我更相信「勞者多能」。

筆者從小就是個不懂拒絕的人,但這個缺點卻給我帶來許多好處,在校園中只要問到我要不要參加什麼時,我都會先答應。參與的比賽從演講、板雕、水彩、音樂創作、笑話大賽到擔任班級幹部、班聯會幹部、畢業代表、專案隊長、活動組長、畢冊製作者。

至於從中學習到的東西,能力面從統領、策劃、創意、溝通,到性格上的耐性、包容、體諒、接納統統都有。我承認這些經驗讓我在未來解決許多難題時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勇於說「是」,也能帶來不少機會,舉些例子:

女:「你知道高鐵站怎麼去嗎?能否指引我?」

我:「喔,好啊。」

我是這樣認識我的紅粉知己的。

學長:「學弟,最近有個微軟的比賽,雖然你無法報名,不過要不要玩玩看?」

我:「喔,好啊。」

因此認識了他們的指導教授,就得到了一個進去研究所的機會。

學長:「學弟,最近工研院有人在找工程師,要不要去面試看看?」

我:「喔,好啊。」

然後我就真的得到一份工研院的工作。

網友:「我有個創業點子,要不要一起來?」

我:「喔,好啊。」

因此認識了同樣被拉進來的工程師,透過這個工程師認識了更多的業界知名的高手,交流之下我的功力也大增。

樂於嘗試各種事,除了增廣見聞、會的多、可能也有意想不到的好運,畢竟「機會」向來多被「說好的人」拿走。所以下次如果有人跟你邀請些什麼,只要不是太難為情的事情,就勇於說好吧,說不定你的奇幻之旅正要展開!